8/12第二場的友善平權講座在一片溫馨、感人而勵志的氣氛下順利落幕囉!
這場次的講題是「跨越限制‧展現藝術無障礙魅力」。工藝家/藝術家的背景來歷多元,每位都是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之下走上了同一條的創作道路,在這之中,有一群人跨越了身體上的不便與障礙,在困境中不斷嘗試、摸索、突破,在創作之路上培養出高度的藝術專業、展現了堅毅不凡的生命力。
人們對於未知的事物往往會用有色的眼鏡、框架去看待,因而衍生出許多偏見或刻板印象。這場講座非常榮幸邀請到身障工藝家/藝術家、視障藝術家以及輔助聽障者手譯員來到工藝中心與民眾面對面對談,讓老師們分享自己的創作故事或生命經歷,以讓民眾瞭解、尊重、擁抱差異,破除一般人對從事藝術創作的障礙想像。讓我們來聽聽看他們的人生故事,見證生命的奇蹟!
他起初從事珊瑚雕刻,因為這是一份不用身體走動且需要技術的工作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雕刻手法,他認為非常適合自己。好景不常,珊瑚產業因嚴重萎縮,逼迫他另謀出路。他輾轉利用學校習得的草編技術,以新鮮翠綠葉片編織出各式的作品於夜市販售,且生意興隆。然又因草編作品保存不易,容易隨時間枯黃凋萎,且多不受人們尊敬、得不到成就感,於是投入樹皮材質的編織創作世界中。
許老師說自己在陶藝創作中吸取養份而成長,從來都沒有出過國的他,反而藉由陶藝出國比賽,世界並不會受輪椅而框住。許老師認為唯有專業才能打破障礙的藩籬,受到他人的肯定。「我覺得身體障礙對我來說,是阻力也是助力,因為我們只要努力,能夠比其他人更容易被看見!」
吳柏毅老師 Life爵士大樂團團長:除了按摩外的可能
「我是瞎子吹蝦子」吳老師第一句話笑著說。吳柏毅老師,因先天性疾病導致視障,他形容手中彎彎的薩克斯風長的就像是一隻蝦子。之所以踏入音樂的領域,而不是從事視障者常見的按摩職業,是因為他覺得身為七年級的他,應該跳脫過去「視障者只能按摩」的迷思,他思考著自己有沒有這個選項以外的可能?!
接觸薩克斯風在他就讀啟明學校時因緣際會下開始,不知不覺中,音樂開始成為他的興趣,找到自信與成就感,而這樣的力量也支持他成功考取音樂系。但是這條路並不是條康莊大道,他瞭解到,他得比一般人更加努力、更加突出,才有被看見的機會。直至今日,吳老師已成為薩克斯風演奏家,他希望人們注意的不是視障者吹薩克斯風很厲害,而是跟一般人一樣厲害,在他顯而易見的視覺障礙之外,也希望看見他的專業。
除了薩克斯風樂手的身分外,他還是一名生命教育講師,他覺得很多人都因為「不瞭解」而「誤解」,為了讓更多人瞭解他、瞭解視障者,他決定站出來,和大眾親自接觸、實際對話,讓更多人能夠看見他們、尊重他們、欣賞他們!
這樣的成長背景成就非常外向、開朗且樂觀的他,「帶著障礙往前走,才可以遇到美好的事」,在認清身體障礙是個無法改變的事實後,他決定既然拿不掉,就帶著障礙生活吧!他在因緣際會下成功得到多次的工作機會,因為他發現自己要先有自信,別人才願意給他機會,也許其他人不認識自己,但帶著自信,才會有人願意聽自己說話。
您可曾想過,身障者也能跳傘、滑雪、潛水、跳飛行傘?!這些林老師都完成了。他稱他的輪椅為「法拉利」,因為它載他走遍世界上每一個美好的角落。他當然也曾害怕過,「內心先想看看想不想做,再去想障礙吧」,過去總把障礙擺在考量的第一因素,在某次聽到廣告導演的一席話,大大改變了他的念頭!「飛行傘教練也告訴我,在高空中,雙腳是沒有作用的,你就和一般人一樣,你必須做的只有克服恐懼、拿掉恐懼,才能拿掉障礙,好好享受」。
李老師身為國內首屈一指的手語語言學博士,更是聽障奧運指定的專業手譯員,他之所以踏上這條路,是出於家庭中雙親皆是聽障者的緣故。為了瞭解父母親的想法、和他們溝通、對話,他在大學時接觸手語社團,開始加強自己的手語程度。
「並不是每個聽障者都會手語」,也許我們會認為,聽障者是透過手語或讀唇語來進行溝通,但手語並不是聽障者與生俱來的技能,而是需要倚靠後天學習的。在擔任手譯員的初期,他期待著用自己的專業來協助聽障者,但推行手語翻譯服務起初並不順遂,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,也因為聽障者在使用服務之前就是這麼自己生活過來的,他們並不習慣突如其來提供的服務,「在幫助聽障者使用手語服務的過程中,需要花時間慢慢磨合」。
李老師強調,手譯員只能作為翻譯、溝通、轉介的角色,當涉及醫療、法律等相關問題時,需謹守自己的身份。談起在協助聽障者的經驗中,李老師也不禁笑著談論幾件有趣的故事,他說他在幫助聽障者的過程中與他們一起學習、一同成長。
這是一場非常精彩、感人又勵志的活動講座。其實,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的障礙,只是身障者的障礙較為明顯可見,而有些人的障礙則是較為內隱、不易發現的,如精神障礙或心理障礙。這場次的主題「藝術無障礙」,期望透過邀請身障藝術家來到現場,實際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與人生經歷,讓大眾好好地認識障礙、破除對障礙的偏見與刻板印象,傳達出藝術創作可以跨越障礙的限制,以專業價值受人們肯定!
活動簡介
真人圖書來囉:友善平權系列講座
相關文章
真人圖書:友善平權活動圓滿落幕囉!(一)藝術無性別
這場次的講題是「跨越限制‧展現藝術無障礙魅力」。工藝家/藝術家的背景來歷多元,每位都是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之下走上了同一條的創作道路,在這之中,有一群人跨越了身體上的不便與障礙,在困境中不斷嘗試、摸索、突破,在創作之路上培養出高度的藝術專業、展現了堅毅不凡的生命力。
↑由左至右為李信賢老師、林欣蓓老師、李永謨老師、許宗煥老師、吳柏毅老師、游文君主持人
人們對於未知的事物往往會用有色的眼鏡、框架去看待,因而衍生出許多偏見或刻板印象。這場講座非常榮幸邀請到身障工藝家/藝術家、視障藝術家以及輔助聽障者手譯員來到工藝中心與民眾面對面對談,讓老師們分享自己的創作故事或生命經歷,以讓民眾瞭解、尊重、擁抱差異,破除一般人對從事藝術創作的障礙想像。讓我們來聽聽看他們的人生故事,見證生命的奇蹟!
↑活動結束後大家開心地留下合影
李永謨老師 台灣樹藝家:信念才是支撐一個人的主力
「正常人會做的事,我都會做」李永謨老師雖因小兒麻痺導致身障,但他從小就協助各種家事,每件事情都完成的很俐落、和兄弟姊妹相比毫不遜色,因此並不覺得身體障礙為自己帶來什麼不便。由於認為自己和一般人無異,所以他也立志習得技術、賺錢獨立,覺得有了經濟來源也才可以操縱自己的人生。他起初從事珊瑚雕刻,因為這是一份不用身體走動且需要技術的工作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雕刻手法,他認為非常適合自己。好景不常,珊瑚產業因嚴重萎縮,逼迫他另謀出路。他輾轉利用學校習得的草編技術,以新鮮翠綠葉片編織出各式的作品於夜市販售,且生意興隆。然又因草編作品保存不易,容易隨時間枯黃凋萎,且多不受人們尊敬、得不到成就感,於是投入樹皮材質的編織創作世界中。
李永謨認為身體上的缺陷是不是「障礙」端看用什麼心態來看待,他說自己只是外在不方便,信念才是支撐一個人的主力,只要努力再努力,「我只不過需要花多一點的時間,還是可以走到最終目標」。
許宗煥老師 台灣陶藝家:曾今的黑手泥土成金
過去從事汽修工作的許宗煥老師,在一次修車時遭千斤頂壓傷,脊髓因而受損、下半身癱瘓。這場意外並未因此挫敗他、使他一蹶不振,反而讓他開發了另一片天。他在一次機會下接受了陶藝的職能訓練,在優異的習陶表現下,他更將陶藝結合感興趣的繪畫,以陶作畫,甚至開始以陶藝為職業進行創業。
談起身體上的不便對陶藝創作的影響,許老師說,一般人可能不會察覺,其實陶土拉坏很需要腰力的支撐來完成,對於下半身癱瘓而無腰力的他,必須整個人趴在木板上,倚藉身體的力量才能進行,也就是說,一個稀鬆平常的動作對許老師而言確是辛苦費力的事活,但他卻樂此不疲。
許老師說自己在陶藝創作中吸取養份而成長,從來都沒有出過國的他,反而藉由陶藝出國比賽,世界並不會受輪椅而框住。許老師認為唯有專業才能打破障礙的藩籬,受到他人的肯定。「我覺得身體障礙對我來說,是阻力也是助力,因為我們只要努力,能夠比其他人更容易被看見!」
吳柏毅老師 Life爵士大樂團團長:除了按摩外的可能
「我是瞎子吹蝦子」吳老師第一句話笑著說。吳柏毅老師,因先天性疾病導致視障,他形容手中彎彎的薩克斯風長的就像是一隻蝦子。之所以踏入音樂的領域,而不是從事視障者常見的按摩職業,是因為他覺得身為七年級的他,應該跳脫過去「視障者只能按摩」的迷思,他思考著自己有沒有這個選項以外的可能?!
接觸薩克斯風在他就讀啟明學校時因緣際會下開始,不知不覺中,音樂開始成為他的興趣,找到自信與成就感,而這樣的力量也支持他成功考取音樂系。但是這條路並不是條康莊大道,他瞭解到,他得比一般人更加努力、更加突出,才有被看見的機會。直至今日,吳老師已成為薩克斯風演奏家,他希望人們注意的不是視障者吹薩克斯風很厲害,而是跟一般人一樣厲害,在他顯而易見的視覺障礙之外,也希望看見他的專業。
除了薩克斯風樂手的身分外,他還是一名生命教育講師,他覺得很多人都因為「不瞭解」而「誤解」,為了讓更多人瞭解他、瞭解視障者,他決定站出來,和大眾親自接觸、實際對話,讓更多人能夠看見他們、尊重他們、欣賞他們!
↑老師在現場帶來精采演出,獲得台下熱烈掌聲!
林欣蓓老師 金剛芭比輪椅部落客:帶著障礙往前走
活潑開朗的林欣蓓老師,一開口就以優雅的聲音和絕佳的口條吸引眾人的目光。「我睡個覺起來,雙腳就不能動了」,林老師在小時候無故遭病毒感染導致下半身癱瘓。就讀一般學校而非身障學校的他,非常清楚自己是個需要他人幫助的人,他也知道自己和他人的「不一樣」容易招致同儕的排擠,因此他得比一般人更努力向外社交,只要跟大家好,自然不會有人來欺負他,甚至還會主動幫助他。這樣的成長背景成就非常外向、開朗且樂觀的他,「帶著障礙往前走,才可以遇到美好的事」,在認清身體障礙是個無法改變的事實後,他決定既然拿不掉,就帶著障礙生活吧!他在因緣際會下成功得到多次的工作機會,因為他發現自己要先有自信,別人才願意給他機會,也許其他人不認識自己,但帶著自信,才會有人願意聽自己說話。
您可曾想過,身障者也能跳傘、滑雪、潛水、跳飛行傘?!這些林老師都完成了。他稱他的輪椅為「法拉利」,因為它載他走遍世界上每一個美好的角落。他當然也曾害怕過,「內心先想看看想不想做,再去想障礙吧」,過去總把障礙擺在考量的第一因素,在某次聽到廣告導演的一席話,大大改變了他的念頭!「飛行傘教練也告訴我,在高空中,雙腳是沒有作用的,你就和一般人一樣,你必須做的只有克服恐懼、拿掉恐懼,才能拿掉障礙,好好享受」。
圖片來源:三商美邦人壽YouTube
↑林欣蓓老師與現場聽眾互動
李信賢老師 手語語言博士:學手語知父母心
您對聽障者的認識有多少呢?事實上,聽障是一種較不容易被看見的障礙,因為單從外觀上較難辨認,很多時候聽障者常常被忽略、不被認為需要幫助,比起其他障別,需要更特別注意才能發現聽障者的需求。這場活動很榮幸邀請到李老師,在所有的分享者當中,他是唯一不帶有障礙的講者,但特別的是,他是一名協助聽障者的手譯員。李老師身為國內首屈一指的手語語言學博士,更是聽障奧運指定的專業手譯員,他之所以踏上這條路,是出於家庭中雙親皆是聽障者的緣故。為了瞭解父母親的想法、和他們溝通、對話,他在大學時接觸手語社團,開始加強自己的手語程度。
「並不是每個聽障者都會手語」,也許我們會認為,聽障者是透過手語或讀唇語來進行溝通,但手語並不是聽障者與生俱來的技能,而是需要倚靠後天學習的。在擔任手譯員的初期,他期待著用自己的專業來協助聽障者,但推行手語翻譯服務起初並不順遂,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,也因為聽障者在使用服務之前就是這麼自己生活過來的,他們並不習慣突如其來提供的服務,「在幫助聽障者使用手語服務的過程中,需要花時間慢慢磨合」。
李老師強調,手譯員只能作為翻譯、溝通、轉介的角色,當涉及醫療、法律等相關問題時,需謹守自己的身份。談起在協助聽障者的經驗中,李老師也不禁笑著談論幾件有趣的故事,他說他在幫助聽障者的過程中與他們一起學習、一同成長。
↑老師教導聽眾簡單的問候手語,大家一起動動手
這是一場非常精彩、感人又勵志的活動講座。其實,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的障礙,只是身障者的障礙較為明顯可見,而有些人的障礙則是較為內隱、不易發現的,如精神障礙或心理障礙。這場次的主題「藝術無障礙」,期望透過邀請身障藝術家來到現場,實際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與人生經歷,讓大眾好好地認識障礙、破除對障礙的偏見與刻板印象,傳達出藝術創作可以跨越障礙的限制,以專業價值受人們肯定!
活動簡介
真人圖書來囉:友善平權系列講座
相關文章
真人圖書:友善平權活動圓滿落幕囉!(一)藝術無性別
文/侯孟秀 2018.08.30